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立夏仪式感在这个“五一”拉满

时间: 2025-05-03 01:32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春夏之交,万物并秀。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古人惜春饯春,迎夏尝新,以丰富的民俗活动寄托对夏日的期许,为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养精蓄锐。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这一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立夏节气来临之际,宝邻社区党支部昨天(5月2日)通过挂蛋、称人、制作青梅露和麦秸秆编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古老的节气焕发新生,也让居民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道出了立夏挂蛋、斗蛋习俗的由来。在“老苏州”阿姨们的手中,立夏的仪式感从一颗颗五彩斑斓的蛋兜开始。

当天,社区志愿者早早备好彩色毛线,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蛋兜,再装入一枚咸鸭蛋挂在脖子上。志愿者吴继红一边编织,一边回忆:“小时候,妈妈也会给我编蛋兜。我们几个孩子还会互相‘斗蛋’,谁的蛋壳硬,谁就是‘蛋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着,欢声笑语间,传统民俗悄然传承。除了挂蛋,“称人”也是立夏的重要习俗。广场上,志愿者戴元财和陈炳锁挑着担子,为孩子们称重,寓意“立夏称人可免疰夏”。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相信夏季易疲乏,称重可祈求健康平安。如今,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也让老一辈重温了童年记忆。

今年立夏前,宝邻社区党支部依托“四季厨房”和“睦邻学堂”,开展“青梅露制作”和“麦秸秆编织”活动,让居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节气文化。

“差不多静置一个月,青梅露就能完成。到时候天也热了,我们就能将青梅露加入绿茶、茉莉花茶等,制作成夏季饮品,将这份美味延续。”党员志愿者夏志萍一边说一边将瓶装好的梅子一罐罐放在阴凉干燥处。

麦秸秆的手艺人陈巧娥也为辖区的老老少少教授起了麦秸秆编织,“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陈巧娥阿婆一边整理麦秸秆,一边感慨道。

在宝邻苑靠北新开河的共享绿地处,居民王水福老伯栽下的樱桃树已经红了果子。他摘了一袋子的小樱桃,乐呵呵地分给参加立夏活动的孩子们,请大家品尝这份季节的馈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